美國研究:靜坐冥想可以讓你的大腦細胞年輕20歲
Dr Zhu Weimin (6 / 07/ 2023)
自從20世紀初理查德·威廉(德國人,Richard Wilhelm翻譯出版了《金花的秘密》,將中國道家打坐的方法傳到西方,打坐便漸漸風靡世界 .
根據很多研究指出,擁有規律的靜坐習慣的人,他們大腦較為年輕,而且思緒也會較為清晰。此外,時常靜坐還能減緩老化,幫助排出負面情緒以及焦慮的癥狀。研究也證實,靜坐對基因與細胞也會有類似的效果。這樣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對身體的益處非常大。
在2016年發表在《NeuroImage》期刊的研究上表示,靜坐能讓大腦思緒更好以及更年輕。根據洛杉磯加州大學及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位盧德爾教授(Eileen Luders)曾在洛杉磯地區研究50位靜坐者大腦掃描資料。這些研究中,提到好幾種靜坐的技巧,包括禪宗打坐、內觀、拉佳瑜珈冥想以及藏族的打坐等,然而靜坐者的年紀從24到71歲都有,平均年齡為51.4歲。他們都有規律靜坐的習慣,大多是天天靜坐,靜坐的經歷從4年到46年都有,平均為19.8年。而另一對照組,與前述靜坐組有一樣的人數與年齡分布,但完全沒有靜坐者。研究小組將大腦掃描資料輸入電腦,以分析各種年齡不同的腦容量特徵,分析結果得出其腦年齡指數。
在對照組中,沒有靜坐者實際的年齡與所得出的腦年齡相符合。但靜坐組的結果,則有不同。相較於對照組,50歲的靜坐者,其腦年齡會較年輕7.5歲。也就是說,50歲的靜坐者,其腦年齡就如同一位42.5歲的人。研究小組於是進一步研究,隨著年齡增長,這差異是否會跟著有所不同?研究發現,50歲之後,每增加一歲,其腦年齡會比實際年齡,再更年輕1個月又22天。而對照組中,沒有靜坐者不論屬於何種年齡,得出的腦年齡與其實際年齡均相符。
諾貝爾獎得主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博士用實驗證明,打坐可以把身體細胞恢復到了20年前水平。
打坐,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根据《莊子》,《莊子,外篇,在宥》中「無視無聽,必靜必清,乃可萇生」描述的也是它。通過有意識的冥想,回顧生活中的想象、回憶、感覺、判斷等,可以更直白地感知事物本源,提高思想控製能力,達到精神上的平穩,長期的修煉還可以達到反觀內視的效果,即看到人體內部的奧秘,比如經絡就是這樣被發現的,道家還發現了三魂七魄。七魄中四項已經被現代科學證實,其它的會在未來一一得到證實。
作為一種「心靈修煉」,冥想似乎與生命科研毫無關系,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博士卻通過一項實驗揭示了它與生命延長之間的密切關系。
她邀請了239名有著相似生活習慣、年齡在40~70歲的誌願者,一同前往科羅拉多州的香巴拉山脈進行為期3個月的冥想實驗。誌願者每天在專業人士的引導下進行2小時左右的冥想,為了避免對實驗結果造成幹擾,這期間他們被禁止與外界聯系。
三個月後,伊麗莎白博士測量了誌願者們的端粒,結果顯示:83%受試者的端粒長度延長了超30%,同時身體中ROS也顯著降低,減少了氧化應激,身體細胞整體水平相當於回到20年前。「盡管樣本和時間有限,但至少說明冥想對身體年輕健康有正向作用。
現代科學認為,端粒長度是判斷生物體生存周期的重要標識,因此它也被譽為「生命時鐘」。早在1980年,伊麗莎白博士就發現位於細胞內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如同鞋帶的圓頭一樣,保護著珍貴的染色體。細胞每分裂一次,它就縮短一節,端粒耗盡瞬間,細胞也走向了雕亡,與此同時,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值得一提的是,伊麗莎白博士還因為端粒研究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端粒的機製被發現後,最吸引科學家關註的問題是——「如何倒撥生命時鐘」,即重新延長端粒,增加生存時間。雖然伊麗莎白博士的實驗發現「冥想」可延長端粒,這個單薄的行為實驗無法用生理學解釋,因而許多科學家並不認可,認為它是一種有積極影響的運動。
盡管仍不少有人對「冥想」嗤之以鼻,依舊視其為玄學,但伊麗莎白博士卻樂觀表示:現在冥想觸及的研究領域越來越廣,包括認知行為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科學等諸多方向。其實看看中國歷史上那些有打坐習慣的名醫,道家和佛家的那些修煉者的壽命和長相,再看看現代的有打坐習慣的名人們,他們的身體和智力才能,還用得著研究嗎 ?
您一定對下面的文章也感興趣 :